昨日,记者从青岛市国际城市战略推进委员会次全体会议获悉,到2017年前,在城市对标建设、市场与资本国际化、科技创新区域协同、医疗教育优质资源导入、展会旅游文化交流等关键节点、重点方面取得进展;到2021年之前,基本形成具有海湾型都市特色的区域性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基本框架;到 2049年之前,迈入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环境友好、宜居幸福等特色显著的东亚地区国际城市行列,成为具有较强世界影响力的新型国际湾区都市。
会议提出《青岛市推进“国际城市战略”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和《青岛市推进实施国际城市战略2016年度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坚持以世界眼光谋划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新目标,以国际标准提升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新体系,以本土优势打造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新途径。在目标定位上,坚持从战略、战役、战术三个层面协调推进国际城市战略,努力提升青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城市发展质量。在国际城市规划建设、国际城市现代服务功能、国际城市现代产业综合实力、国际城市现代文明素质等领域,加快推进实施国际城市战略的重点任务,其中包括确立国际城市规划理念,创建国际智慧城市运行体系,建设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城市、互联网工业智慧城市、东亚知名文化都市、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以及国际化特色的“体育休闲之都”等。在提高国际城市战略的推进机制和保障措施方面,建立以国际城市战略理念为主导的全域发展协调机制;建立面向全球的国际城市战略宣传推介工作机制;建立国际城市战略人才培训保障推进工作机制;建立法治化的国际城市战略推进工作体系和督查考核体系。
《计划》是按照《实施纲要》确定的国际城市战略的指导思想、目标定位和重点任务,结合国际城市战略基准启动期确定的阶段性任务研究提出的。根据 2016年重点工作计划,共提出121项重点工作,汇总提炼成35项重点工作,划分给市政府成立的8个专项工作组,即协调组、经济组、规范组、城镇组、人文组、法治组、公共组、人才组。工作内容包括建立战略层面综合协调工作机制;开展国家自贸区战略地方经贸合作五大基地建设推进工作;加快推进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推动青岛邮轮产业发展;完善电子口岸平台建设;深化口岸大通关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