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多地房地产市场限购、限贷政策加码,越来越多房地产企业试图寻求更为长效、稳定的盈利模式,长租公寓正在成为房企新的“宠儿”。不过,从现有已开展经营的长租公寓看,盈利性、市场认可度并不乐观,管理层面涌现出的问题更是层出不穷。
随着多地房地产市场限购、限贷政策加码,越来越多房地产企业试图寻求更为长效、稳定的盈利模式,长租公寓正在成为房企新的“宠儿”。不过,从现有已开展经营的长租公寓看,盈利性、市场认可度并不乐观,管理层面涌现出的问题更是层出不穷。相关专家表示,只有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开拓个性化需求市场,长租公寓的未来才能走得更长远。
长租公寓成租房市场新热点
南开大学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刘克近在北京求职应聘,同时他也开始盘算租一套合适的房子,来作为毕业后买房前的过渡。“好是家电齐全、拎包入住类型的,租客是同龄人更好,租金要保持平稳不能涨得太随意。”确定好要求后,刘克四处了解,发现长租公寓比较契合自己的需要。
比普通租房更省心,房租价格相对稳定,入住的又大都是同龄人,近年来兴起的长租公寓正快速成为年轻人租房的选择之一,也被市场所看好。
事实上,借助互联网平台,长租公寓的社会知晓度及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除了爱上租、优客逸家、随寓、拎包客等众多互联网长租公寓运营品牌的崛起,房企也将之作为待开垦的处女地。其中,万科较早推出泊寓,越来越多房企已相继进入该领域。旭辉、复地、景瑞、龙湖等已相继在北京、重庆、南京等多城市落地长租公寓项目。
由于互联网品牌有运营经验,房企有房源,两者在长租公寓领域的互动也越来越频繁。去年12月,绿城服务与优客逸家宣布合作,成立浙江绿城优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绿城服务作为杭州物业服务公司,旗下有大量管理和服务的楼盘资源,可作为优客逸家的储备房源,而优客逸家则提供标准化的租赁和租住管理服务,目前绿城优客已在杭州滨江、下沙、城西等多地有房源布点,预计在今年底扩张到上万间房源。
据行业研究机构前瞻产业研究院推出的《中国互联网+长租公寓产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我国房屋租赁的交易额总规模就达到8000亿元左右。目前国内城镇人口约7.7亿人,按30%的租房率来算,大概有2.3亿的人口需求,租赁市场未来的租金规模可达万亿的级别,因此长租公寓前景被普遍寄予厚望。
今年3月,由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10个部委就制定了《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鼓励共享经济发展,“房屋+共享”成为国家明确支持的行业。这让长租公寓站在了风口之上,各公寓品牌纷纷选择一二线城市和更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年轻人作为切入点。
看好长租公寓市场前景的还有金融机构。目前,不少规模较大的公寓品牌大都以租约证券化的模式,与金融机构建设合作关系。业主和租客的合同可以打包成一个资产包,长租公寓以此向银行换取等值的资金,提前收回应收款。这对银行来说也是一种新型的,盈利相对可靠的业务渠道。
问题不断暴露盈利能力存疑
尽管长租公寓已走上发展正轨,但因尚处于初期,发展存在不少问题。
今年8月,位于深圳龙岗区的泊寓成为其所在小区业主心中的烦心事。原来,泊寓位于万科翰邻城二期原有92套住宅的209个单间。然而一经推出,就有小区业主质疑这属于“房中房”违建,存在安全隐患。而且泊寓将住宅改为经营性用房,未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
对于投身长租公寓市场的企业来说,这还不是棘手的问题,实现盈利才是当务之急。
长租公寓目前以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业态模式为主,分散式公寓竞争较为激烈,盈利不易,多为初创企业经营;集中式公寓因运营难度大,所以竞争较小,成功运营后成本较低,因此可以获得更高的租金差。
记者观察发现,在从事长租公寓经营的主体中,房地产上市公司在资金上占有优势,并通过改造自身的存量物业,或依靠自身优势开发存量市场获得整栋物业。此类公司经营长租公寓更容易获利,经营遇到的困难也相对更少。不过,长租公寓属于长线投资,房企由于融资的问题更愿意接受资金的快进快出,发展长租公寓的意愿性明显不如互联网专业品牌公司。但盈利缓慢同样考验着互联网品牌的耐心,资金压力大、规模扩张慢,也在制约着市场的步伐。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